會上,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介紹,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取得跨越式成就,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,技術和產品創新持續增強,有力支撐了下游終端產品做大做強,持續為人民群眾的數字生活增色添彩。
數據顯示,最近一兩年,盡管受下游需求不振和行業周期下行等因素影響,我國新型顯示產業仍然表現出較強的產業韌性和抗沖擊能力。2022年,全行業產值逾4900億元,全球占比36%,繼續位居全球首位;顯示面板產值超3600億元,全球占比48%;顯示面板出貨面積1.6億平方米,全球市場占比68.6%,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,牢牢占據世界首位。
楊旭東介紹,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在全球的重要地位逐漸確立,技術能力上得到極大增強,TFT-LCD領域已具備國際領先優勢,AMOLED量產能力逐步增強,電子紙、量子點、Mini/Micro LED、印刷顯示、激光顯示等多種顯示技術加快壯大。我國已成為顯示種類最全,技術創新最活躍、下游應用最豐富的國家之一。從北京冬奧會、冬殘奧會到成都大運會,眾多新型顯示產品驚艷亮相、廣受歡迎,就是“顯示無處不在,顯示惠及社會和人民群眾”最好的例證。
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已經舉辦四屆,通過搭建高端交流和展示平臺,在新型顯示產業領域推動了中國與世界市場相通、產業相融、創新相促。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、展示顯示產業創新成果的重要舞臺、展現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。
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秦海林介紹,與去年相比,今年顯示大會的“朋友圈”進一步擴大,從目前報名情況看,參會參展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,都將是歷屆之最。大會將發揮“中國看世界,世界看中國”的窗口作用,持續推進顯示產業高水平對外開放。大會行業引領作用更加突出,將有數百位來自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,以及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“單項冠軍”企業的負責人出席會議,涵蓋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。
工信部近年來持續從加強頂層設計、統籌資源投入、加大財稅支持、促進企業對接、深化國際合作等方面,推進產業創新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建設。楊旭東表示,要統籌推動資源要素集聚,引導重點地區產業合理布局、協同發展,打造新型產業發展新格局。
據介紹,四川省推動新型顯示產業成鏈集群發展,聚集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800家,產品種類涵蓋了Mini/Micro LED、OLED、LCD、激光顯示、電子紙等主流產品,已形成相對完整的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。特別是成渝地區智能終端產業規模優勢突出,生產了全球2/3的iPad、50%的筆記本電腦和10%的智能手機,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。
成都顯示產業規模占全國總體規模的15%,產業鏈完善度71%、產業本地化配套率38%,并帶動下游智能終端產業加快發展,目前成都個人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二、投影機市場占有率為20%,位居全國第一。2022年,成渝地區新型顯示產業產值占全國比重超30%,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LED生產基地和中國柔性顯示產業最大集聚地。(經濟日報記者 黃鑫 崔浩)